不久前,沂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步行街獲批省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這是河東區刺激文旅消費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典型成果。項目借鑒西安大唐不夜城、杭州宋城演藝等運營模式,發展夜間經濟業態,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為一體的一站式大型綜合文化旅游特色步行街。國慶長假期間,沂州古城接待游客32.6萬人次,日均超過4萬人。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文旅消費的不利影響,河東區通過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舉辦多彩文藝活動、深挖歷史文化資源做強優勢傳統文化產業、優化旅游基礎設施做大營銷宣傳、加快文旅融合做活夜間經濟、加強扶持繁榮文化旅游市場等措施,不斷激發居民消費潛力,提升文化旅游消費質量水平,推動全區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區已成功打造A級景區14家,今年發放惠民消費券220萬元。1-10月份累計接待游客33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1億元。
在龍園、沂州古城等景區,“龍燈扛閣”、彩印花布、泥哨等非遺展館吸引著眾多游客的目光。依托轄區內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精耕細作,該區加大非遺保護和傳承,實施“非遺+旅游”“博物館+旅游”等創新舉措,做強優勢傳統文化產業。龍園打造涵蓋紅妝、古床、木文化等九大人文元素的博物館小鎮,精心策劃文創產品進景區。鼓勵晉墨坊、湯河草柳編等優勢非遺企業創新發展,通過線上線下互動,有效開拓消費市場。打造佳畫文創產業園,推動加快成長為市場獨角獸企業。
該區深入實施“一村一年一場戲”“一村一月一場電影”“送文化器材下鄉”等文化惠民工程,計劃全年送戲380場、送電影3282場,活躍群眾文化。啟動第四屆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發放惠民消費券。計劃舉辦鑼鼓大賽、廣場舞大賽、大寫意花鳥畫展、全國中青年中國畫精品展等精品文藝活動,打造“美麗河東·文化四季”文化品牌,助力河東文旅美譽度提升。
穩步推進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步伐,設置旅游專線,實現多景區聯合提升發展。以策劃、參與重要文旅節慶活動為重點開展營銷,通過舉辦24節令活動、參加臨沂文化旅游網絡推介會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強力宣傳河東文旅品牌,推動湯泉康養等項目打通周邊省市消費市場,吸引省內外特別是長三角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
借助華僑城、沂州古城等綜合性文旅項目落戶河東的有利契機,提供高端餐飲、購物、娛樂、觀光、演藝等一體化服務,打造文旅商消費聚集區。做好“文旅+”文章,實施“文旅+康養”“文旅+農業”“文旅+演藝”等創新舉措。支持景區通過夜景打造、旅游演藝、特色活動、商街夜市等多種形式,豐富夜間游覽內容。組織開展“夜泡溫泉”優惠促銷活動,鼓勵更多有條件的景區舉辦大型音樂節、露營節等夜游節慶活動,充分釋放文旅夜經濟消費潛力。
該區加強扶持繁榮文化和旅游市場,鼓勵影院通過加盟惠民消費季云平臺等方式,提高群眾的觀影熱情。加大對文藝劇團、人才的培訓力度,鼓勵各劇團、演藝公司、景區企業策劃推出一系列主題性、特色類的演藝產品,帶動演藝市場消費升級。加強文旅市場監管,落實好安全管理,促進市場規范、產品和服務提升、消費者權益得到保護。
臨報融媒記者 王泓鈞 通訊員 王金貴 張靜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