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邱明 杜洪雷 通訊員 張欣 田寶宗
劉家官莊村的婚慶主題廣場基本完工
今年5月份,臨沂市沂水縣在全縣倡導婚俗簡約新風尚,提倡彩禮不超1萬元、喜宴不超10桌、婚車不超6輛,這是該縣在移風易俗工作中創建“沂水樣本”后又一引人矚目的新舉措。
8月31日,在該項舉措倡導3個月之際,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前往當地探訪相關成效。上月參加集體婚禮的董彥帥告訴記者,“鎮長主持,縣政協副主席證婚,1000多人觀禮,這樣大的場面花錢可買不來。”
村里建起婚慶主題廣場
村民成直接受益者
浮來山正北偏西4公里,是臨沂市沂水縣四十里堡鎮劉家官莊村;ㄉ焱傅募竟,村民劉新強盼望村頭的廣場盡快完工。再過一個月,他的兒子將在這個廣場舉辦婚禮。
四十里堡的地名,源自周朝時期這里距離莒國故城四十里。周朝諸侯國里,莒國曾是最強大的存在。一代又一代人在這里繁衍生息,也傳承下形式繁復的往來習俗;樗鬃鳛槠渲械闹仡^戲,演變至今給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幾乎要舉新郎全家之財力娶回新娘。
“6種禮品,每種6份,還不包括彩禮錢。”今年4月份,劉新強的一位本村遠房親戚,去地處外市的女方家提親,對方家長囑咐按上述標準準備見面禮。劉家官莊村民的收入水平在當地算是中等偏上,但對方提出的標準還是讓這里的人們咋舌。
劉家官莊所在的鄉鎮乃至整個沂水縣,人們對于彩禮的約定俗成標準是“萬里挑一”“三家一起發”,前者是指1萬元,后者為3.18萬元。討個好彩頭的諧音,契合人們對新人的祝福和祈愿。但背后的真金白銀壓力,幾乎全部轉嫁到男方父母身上。“結婚前5天就開始辦流水席,村里誰隨禮誰來吃,再加上買房、買車等支出,條件好的家庭基本見底,條件不好的就要借債。”劉新強說,新人結婚老人打工還債,還上3年債又該給新人照看孩子,這樣的場景村里幾乎每年都在上演。
“不管家庭條件好不好,其實大家都不想花錢受累。”劉家官莊黨支部書記劉志仲介紹,盡管村民都不愿因為婚禮增加家庭負擔,但礙于面子,又只能隨大流。今年5月份,他在鎮上開會時得知縣里要提倡婚俗簡樸,一度顧慮能不能在村里順利推行。“回來先跟黨員、群眾代表開會,沒想到大家一致支持,到了村民那里也是這樣。”事后劉志仲認為,縣里的這個倡導是給大家找了一個“臺階”下,“如此一來誰也不用攀比誰”。
當時劉家官莊村打算將村口的一塊坡地鏟平建文化廣場,劉志仲與村民商量這個廣場就以婚俗新風尚為主題打造。到8月底,廣場基本完工,只是受近期持續降水影響,還沒對水泥地面進行最后一層刷漆美化。
“縣里有提倡,誰也不用比了,大家按這個標準來就行,婚車少了、流水席也減了,光這兩樣至少就能省三四千塊錢。”劉新強是婚俗新風尚倡導之后劉家官莊村的首批受益者之一,眼看村口的婚俗廣場建成在即,他打算10月份的時候把兒子的婚禮放到這里舉辦。
六對新人參加集體婚禮
場面大還有賀禮
就在劉新強憧憬受益于婚俗新風尚,在新廣場為兒子舉辦婚禮的時候,與劉家官莊相距28公里的黃山鋪鎮黃山鋪社區,居民董彥帥和妻子杜紅香剛剛過完新婚蜜月。8月1日那天,董彥帥、杜紅香與鎮里的其他5對新人,在鎮上完成了集體婚禮。
“鎮長主持,縣政協副主席證婚,1000多人觀禮,這樣大的場面花錢可買不來。”婚禮當天,董彥帥把幾段視頻發到了朋友圈,除了點贊、祝福之外,還有不少身在外地的親朋好友羨慕不已,甚至有同學調侃自己結婚結早了,錯過了這樣的大場面。
董彥帥的婚慶原本計劃在8月1日之后舉辦,當他得知鎮里要舉行集體婚禮后,與雙方家長商議決定將婚期提前。集體婚禮上,新人統一化妝后,先是乘坐花車沿著鎮上的美麗鄉村示范片區巡游,再到位于堯崖頭村的孝善文化廣場宣誓,之后到位于當地景區的千年銀杏樹下系紅絲帶祈福、在圣水池畔許愿。在鎮政府辦公地前的中心廣場上,一場文藝演出之后,6對新人接受與會者的祝福成婚。
讓董彥帥、杜紅香等新人驚喜的是,這樣的“大場面”他們不用花一分錢,共計1.7萬元的花銷全部由鎮上的多家企業聯合贊助,而且這幾家企業還聯合向新人們贈送了新婚禮包。“她手上的這個玉鐲就是禮包里面的賀禮,一直戴著。”8月31日下午,董彥帥、杜紅香受訪時,董彥帥甜蜜地拉起妻子的左手,向記者展示手腕上精致的玉鐲。
“我們提倡的是喜事新辦,簡辦不簡單、浪漫不浪費。”黃山鋪鎮副鎮長王志超介紹,董彥帥、杜紅香參加的這種集體婚禮,當地還會繼續舉辦。除了以集體婚禮的形式讓新人們引領新風尚,還在鎮、村相應成立了喜事新辦志愿服務隊,建立全鎮適婚青年數據庫,從彩禮、隨禮、婚車、喜宴等方面提供服務,動員婚慶公司、酒店、喜鋪等婚慶服務商簽訂喜事新辦折扣優惠協議,為新婚家庭、隨禮親朋減負。
婚俗新風試點三年
得到廣泛認可
倡導婚俗新風尚是沂水縣推進移風易俗的關鍵一環,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內容。按照依法依規、群眾自愿和因地制宜的原則,該縣早在2017年就選擇馬站鎮開展試點。
沂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負責人武秀清介紹,沂水縣提倡的婚俗新風尚,貫徹落實“提倡簡約定親,反對索要高額彩禮;提倡自己家業自己創,反對超出家庭能力辦喜事;提倡文明簡約新式婚禮,反對豪車豪宴講排場比闊氣;提倡低碳環保,反對亂貼紅紙、隨意燃放鞭炮禮花;提倡‘禮輕情重’,反對過高人情隨禮”等“五提倡五反對”倡議。倡導彩禮錢不超過1萬元;婚車使用一般由10輛減少至6輛;喜宴提倡男女雙方直系親屬參加,減少至10桌。“這個標準是經過多方調研、討論,最終形成的。”武秀清說,在馬站鎮試點期間,上述標準得到了廣泛認可和接受。
“人情往來支出占家庭開銷比例比較大,甚至成為個別家庭的負擔。”四十里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高虎泉介紹,他在走訪入戶期間,不止一次聽到村民感嘆很多往來支出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這次提倡的婚俗新風,還提倡親友間的往來禮金一般不超過200元,低收入家庭不超過50元。
8月28日,臨沂市婚俗改革現場推進會議在沂水召開。沂水縣委書記薛峰在會上介紹,該縣按照依法依規、群眾自愿和因地制宜的原則,大力開展婚俗改革,力破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在工作中站在群眾的立場想問題、作決策,引導群眾算清“經濟賬、面子賬、感情賬、人情賬、環境賬、文明賬”六筆賬,從而使改革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與支持,取得了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