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群人,他們24小時值班,分為3班倒,一個班就需要24小時隨時待命,經常一個電話打來,正吃了一半的飯碗就得扔下,抓起外套就得出車,所以一頓飯吃個三四次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進入寒冷的冬天,一些非必要出門的事大家都宅在家里了,他們卻更忙了,有相關數據表明,進入冬天他們出車出勤頻率占了全年的30%左右……
他們就是120院前急救人員。14日,記者采訪了臨沂市人民醫院院前急救科的幾位急救醫師,在采訪之前,他們就表示,他們可能隨時就結束采訪,跳上救護車就得出勤……
急救醫師王縣菊:對于等著喝奶的孩子,自己覺得很愧疚
還在哺乳期的王縣菊是一位普通的急救醫師,她說經常一頓飯吃個三四次,最高紀錄是一頓飯吃了五次,值班時候一下就是24小時待命,對于正在喂奶的孩子,她有很多愧疚……
但是一提到工作,王縣菊立馬回到了工作狀態,她表示,12日她剛去莒南縣人民醫院出了一趟車。當時接到市120急救中心指令,需要出車到莒南縣人民醫院,接受一位需要轉院的危重患者,于是,王縣菊扔下了吃了一半的早飯,和一位護士、一位司機的小組立即出車趕往莒南。
一路上因為霧霾嚴重,司機開車小心翼翼,但因為使命關系,車速又不能放的太慢,但是王縣菊小組忘記了害怕,還是以最短的時間趕到了莒南縣人民醫院。雖然到了以后因為患者原因不能轉院了,王縣菊小組空車返回。
王縣菊表示,這種霧霾天冒險趕路太經常不過了,她同事就曾經去了一個村里,因為天黑路滑掉到路邊溝里了,好在人沒有受傷,只是全身衣服濕透,回來又沒有及時換衣服,感冒了好多天。
王縣菊說,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下班回家給孩子喂奶,自己一頓飯分幾次吃無所謂,但是還嗷嗷待哺的孩子一整天都撈不著喝奶,她每次想起來都覺得很愧疚。
急救科副主任盧永存:用自己的經驗為患者爭取生命的時間
13日,急救科副主任盧永存跟車出勤到了市區劉家園小區,一位患有帕金森綜合征的老人因為吃了山藥,結果被噎住了,呼吸困難,情況危急。
因為患有帕金森的老人,全身抖動厲害,正在逐漸失去意識,教其自主催吐已不可能。盧永存就地取材,拿了一根筷子刺激患者喉部,并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幫助老人催吐,在2-3分鐘黃金時間內幫助老人成功吐出了山藥,老人馬上就能自主呼吸了。
盧永存表示,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名叫海姆立克的醫生發明的、一種專門搶救急性呼吸道被異物阻塞從而引起呼吸困難的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認有效的搶救方法之一。其原理主要是沖擊患者的上腹部,令腹部的膈肌迅速上抬,胸腔的壓力突然增加,從而給氣道一股向外的沖擊力,可以促使梗塞到氣道的異物排出。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可以站立的情況下,操作者一般站在患者的后面,雙手從腰部環抱,令雙手握拳,然后再用大魚際向患者上腹部給予向內、向上的沖擊力,則可以完成。但是如果患者是昏迷的,必須令患者平臥,再給予上腹部向內、向上的沖擊力。如果是孕婦或者肥胖的人群,腹部不能按壓的情況下,也可以按壓病人的胸骨下半部分,也能夠使胸腔的壓力突然增加,達到以上的效果。
雖然當時的情況驚心動魄,但是盧永存表示已經習以為常了,他表示,因為從事院前急救已經有很多年了,積攢了一些搶救的經驗,所以一些緊急情況下,現場搶救效果更好。進入冬天以后,因為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季節,所以整個冬天120急救出勤頻率占了全年的三分之一。
盧永存說:“我們只有更忙了,才會給危重患者更多生的可能。”
臨報融媒記者江巖 李依璐 通訊員楊學嶺 王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