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汛期到來,臨沂市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的緊迫意識,壓實責任,多措并舉,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各項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提前謀劃部署,壓實防汛責任。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防汛抗旱指揮部全部調整到位。落實重點防洪工程市縣包防汛黨政領導和技術責任人192人,在《臨沂日報》上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召開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對運轉機制、隱患查治、預警預案、隊伍物資、防洪減災工程等各項準備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確保了防汛抗旱工作機制正常運轉。
開展防汛檢查,修訂完善預案。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全市各級各部門先后開展了2輪防汛檢查,對排查發現的隱患限期全部落實整改措施。6月23至24日,市防指組織相關部門對沂沭河上涉河重點在建工程進行了專項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安全度汛隱患責令限期整改到位。針對新形勢新變化,及時組織修訂了《臨沂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并督促各級各部門對水庫、河道、山洪、城市、在建工程等防汛應急預案方案進行修訂完善,并報同級防汛指揮部備案。
夯實工作基礎,強化應急保障。全面摸清我市防汛搶險物資、隊伍、專家、重要防洪工程等基礎信息,繪制了防汛應急搶險救援“一圖一冊”。按照“分級儲備、分級管理”的原則,全市儲備了價值7400余萬元的沖鋒舟、鉛絲籠、編織袋、杉木棒等各類防汛物資。全市登記各類防汛搶險救援隊伍302支、4.99萬人,山東臨沂水利工程總公司被列入省級防汛抗旱搶險救援隊伍。建立了由19個單位、95名專家組成的防汛應急搶險救援專家庫,為防汛抗洪搶險提供技術支撐保障。加快推進智慧應急“一網四平臺”建設,建成1個市級、13個縣區級、168個鄉鎮應急指揮平臺,實現與氣象、水利、水文、城管、自然資源等13個涉災部門信息互聯共享,接通了直達27家國有林場、35座大中型水庫、292家重點高危企業的視頻監控系統,實時共享氣象、雨情、水情、工情,確保汛情信息傳遞及時準確。
強化培訓演練,嚴格戰備值守。組織了全市防汛防臺風業務知識培訓班,對各縣區、鄉鎮防辦主任、應急系統人員、搶險救援隊伍分管領導300余人進行了專題培訓。6月24日,舉行了全市防汛搶險救援應急處置能力演練,市、縣、鄉、村四級干部群眾3000余人參與,有效檢驗了指揮體系和運行機制,鍛煉了多部門、多兵種合成作戰能力。全市應急系統加強值班值守,自6月1日起,在市應急指揮中心設立了24小時防汛值班專崗,遇到強降雨過程,提前組織水利、氣象、水文、消防等部門進行聯合值班值守,確保險情、災情能夠及時應對、有效處置。
通訊員 孔德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