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冷了,大街上人們也裹起了厚厚的羽絨服,氣溫都達到了零下八度。大多數人躲在屋里享受著暖氣,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畏懼寒冷,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奉獻著。
他們是城市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每一刻都在爭分奪秒,為的是準時地把訂單送到每一位顧客的手中;在這寒冷的冬日里,他們護送的是一份份溫暖,他們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外賣小哥和快遞員。
外賣小哥:每一單都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戰斗”
一個身穿黃色工作服小哥拿著盒飯在寫字樓下焦急的等待著,見到出來的人就問一句“手機尾號是**嗎”。由于天氣比較冷,加上有風,小哥臉上凍得紅彤彤的,過了一會兒,點單的顧客終于走過來,小哥摘掉手套把盒飯遞給顧客。接著,小哥馬上戴好手套騎上摩托車,奔赴下一個訂單的地點。
在蘭山區萬達廣場入口附近,幾輛外賣的摩托車停在那里,不一會兒,看到小哥們拿著餐從里面跑出來,放好餐品,上車發動,不出幾秒,就已經消失在馬路上。有一個小哥拿著餐從好遠的距離跑過來,速度飛快,不亞于百米沖刺,刷的一下從身邊飛過。
23歲的趙夢源干外賣一年多了,每天基本是從早上9點開始,忙到晚上9點左右,一天12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趙夢源一天大約要送50份左右的外賣,最遠的時候,他一天來回跑了一百多里。送餐的黃金時間主要是中午和晚上,趙夢源經常忙得吃不上飯。最近天氣變冷了,點餐的人也變多了,“這點冷天氣不算什么,給顧客準時送單是一件很值得、很溫暖的事情。”趙夢源說,會一直好好的把這個工作做下去。
快遞員:幫助客戶是一件值得喜悅的事情
張磊是郵政的一名快遞員,早上八點上班,去到公司開晨會。晨會結束后,裝件的第一輛車到達,張磊他們開始卸件、分揀、錄入信息等。9點準時出發,張磊去所負責的區域派件和收件,一般快件都是邊送邊收。到中午的時候,裝件的第二輛車會到達,張磊他們又再開始卸件、分揀、錄入信息等方面,忙得時候經常來不及吃上午飯。
快件弄完后,張磊又開始忙活下午的派件和收件,“下午是寄件的高峰期,一般單位和企業都在這個時間寄件。”張磊說,下午忙完,張磊要把一天收來的件都要保證在下午5點發車。張磊告訴記者,快件多的時候,特別是高峰期,一天來的裝件的車輛大約三四輛;正常的時候他們在六點半左右下班,但是在旺季期間會忙到八九點甚至十一二點。
現在天氣變冷了,張磊他們騎著電動三輪車給客戶送快件,確實也感受到了這么低的溫度,電動三輪車無法完全密封,有的是開篷的。“現在這個天氣還好,到下雪的時候會更難受。”張磊說。
張磊作為一名快遞員已經干了8年多了,一直堅持在做這個崗位。張磊告訴記者,雖然這個崗位有它的辛苦,但是也有它的樂趣;每天會面對各種不同的客戶,見識不同的人,有時客戶暖心的一句話能溫暖好久。
“雖然客戶是寄一個快件、寄一件東西,但這個東西可能是一份禮物、一個寄托,而我們幫客戶完成這個使命,就會感到很高興、很開心。”張磊說,幫客戶送達心心想念的東西和期盼已久的禮物是一件值得喜悅的事情。雖然有時也會遇到投訴的客戶,但是干了這么多年,張磊表示自己的性格都平和了許多,會耐心認真的對待每一位客戶。
臨報融媒見習記者 梅香玉